1、未成年學生之間在校實施的侵權行為造成人身損害
根據《教育法》的規(guī)定,學生在校期間應遵守法律、法規(guī)和學校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服從學校的教育和管理,學校有義務教育學生遵守這些規(guī)章制度,并采取積極有效的管理措施防止違反校規(guī)校紀的情況發(fā)生。如果學校制定了合理、明確的規(guī)章制度、校規(guī)校紀,并以適當的方式對學生進行了教育,學校一般不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如果學校教職員工明知存在某種危險,而沒有采取措施避免結果的發(fā)生,則學校應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
2、校外第三人實施侵權行為造成的學生人身損害
如果在校未成年學生的人身損害是由校外第三人造成的,只要學生仍處于學校監(jiān)管之下,就應根據學校在安全保護方面有無過錯來確定其是否應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學校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其工作人員怠于履行職責,使本來可以避免或者減少的損害得以發(fā)生或者擴大,增加了損害發(fā)生的機率,學校就應當為受害學生向第三人求償不能承擔風險責任,學校不能以第三人的過錯主張免責。
3、對于因學校的教育教學設施、生活設施、設備等不安全因素造成學生人身損害
《民法通則》第126條規(guī)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fā)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傷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學校作為學校設施、設備的所有人和管理人,對于因此類事故造成學生人身損害,應承擔過錯侵權責任,并且學校必須就管理上沒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否則不能免于承擔責任。學校管理上是否存在過錯,關鍵應考慮法律法規(guī)、部門規(guī)章及交易習慣中有關確保人身安全的具體規(guī)定和技術要求。
學校保護的具體內容:
1、 學校應當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對未成年學生進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以及社會生活指導和青春期教育。學校應當關心、愛護學生;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育、幫助,不得歧視。
2、 學校應當尊重未成年學生的受教育權,不得隨意開除未成年學生。
3、 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4、 學校不得使未成年學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學設施中活動。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擾亂教學秩序,不得侵占、破壞學校的場地、房屋和設備。
5、 學校和幼兒園安排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參加集會、文化娛樂、社會實踐等集體活動,應當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防止發(fā)生人身安全事故。
6、 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送工讀學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工讀學校應當對其進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勞動技術教育和職業(yè)教育。工讀學校的教職員應當關心、愛護、尊重學生,不得歧視、厭棄。
7、 幼兒園應當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進幼兒在體質、智力、品德等方面和諧發(fā)展。